海關總署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外貿順差為144.9億美元,減少近八成。3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為2314.6億美元,增長42.8%。其中出口1121.1億美元,增長24.3%;進口1193.5億美元,增長66%。當月貿易逆差為72.4億美元。這也是中國3月份出現的6年來首次月度外貿逆差。
在分析出現逆差的原因時,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表示:“主要是由于我國經濟企穩回升態勢進一步鞏固,國內消費不斷擴大和持續升級,帶動了進口的快速增長。”
3月份,我國原材料的進口需求強勁增長,國際市場原材料價格明顯上升。姚堅預計全年貿易順差將在2009年減少1000億美元的基礎上進一步大幅度下降。
百能市場分析師認為,3月份外貿逆差的主要原因,是進口增長意外強勁。一季度中國經濟過熱,GDP增幅或將達到12%,同時進口需求強勁,進口價格大幅上升。例如,原油、鐵礦石和紙漿的進口價格分別上升了101%、21%和55%。預計二季度進口增長將放緩至45%,下半年則降至30%左右。
在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的情況下,我國貿易順差持續減少,3月份出現逆差,這再次表明,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影響貿易平衡的決定性因素不是匯率,而是市場供求關系等其他因素。
姚堅此言多少也是在回應美國國會山的邏輯——“人民幣人為低估導致中美貿易逆差,而逆差又造成美國失業率增加”。
事實上,數據也表明讓人民幣升值并不能減少雙邊貿易逆差。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人民幣兌美元升值21%,但那一時期美國的貿易逆差卻從2020億美元擴大到了2680億美元。
訪華的美國副國務卿羅伯特-霍馬茨選擇了在匯率問題上保持沉默,只是表示將來中美兩國,會有很多專門對話的場合,同時美國和中國等其他國家之間也有談及經濟問題的對話場合。
人民幣內生性升值壓力猶存
人民幣升值的外部壓力似乎在減弱,但這并不表示自2008年中以來有所減緩的人民幣升值步伐年內不會改變。因為中國國內還面臨越來越嚴重的通脹壓力,而長遠來看,強勢人民幣也符合中國的戰略目標。
市場分析認為,中國全年出現貿易逆差的可能性不大,實際上自1993年出現122億美元的逆差以來,再也沒有出現過年度逆差,專家表示維持人民幣將恢復升值,全年升值3%~5%的判斷。
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表示,3月份的逆差數據并不能成為中國規避或者推遲匯率改革的論據。而中國恢復彈性匯率的前景不會受到影響。
保爾森也認為,更靈活的人民幣匯率能讓中國擁有更多樣的貨幣政策工具來緩解正在上升的通脹壓力,并且能夠幫助中國邁向由內需推動的經濟增長,因此他相信中國最終會采取符合自身利益的舉措。 |